修真大工业时代_第三二七章 包装是一门学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二七章 包装是一门学问 (第3/6页)



    以前栖霞之国丹药不多,价格也比较贵,大家都愿意用玉瓶来保存。但自从张家第一次航海以来,丹药的盛放就开始出现问题。

    不过一开始大家大都是自己囤积丹药,对外出售用到了玉瓶也不算很多。普通的玉石很多、修真者打磨一个玉瓶,分分钟的事情——又不需要多完美。

    而且从东方买过来的好一些的丹药,大都已经装瓶了,这也解决了不少问题。

    但对于现在的杏林堂就不同了。以后杏林堂要批量生产丹药,眼下不过是刚刚开始,就已经由月20吨丹药。

    后随着生产线增加、随着丹药产量增加,那么丹药的盛放就成了问题。

    用玉石?只怕这20吨药材,就能消耗一座小玉矿了。这不现实。玉瓶的打磨过程中很浪费的,盛放10颗丹药的玉瓶,需要一块至少拳头大小的、完美的玉石打磨——玉石不能有裂纹。

    而实际上,玉石是天然石材,都说十玉九裂,没有裂纹的很少。往往一立方米玉石,只能凿出百十个小玉瓶——只能装10001500颗丹药。

    也有用灵木、灵竹制作瓶子盒子的,但成本价依旧很高。而且灵木、灵竹都有不少用途,用来做瓶子罐子,太浪费了。

    还有这一次培元丹的成本价张浩虽然不知道,但看周书海的笑容、结合张浩知道的信息就能推测出——成本价应该不足0.3灵石、甚至接近0.2灵石。

    这么便宜的丹药,包装成本也不能太高。

    那么,有什么材料足够廉价、又足够广泛呢?最重要的是,制作要足够方便!张浩思索着,忽然一个几乎被淘汰的名字从张浩脑海中跳出:

    60%纯度的玄铁!

    用玄铁皮冲压的盒子,应该足以保存丹药的药性。要知道,张家的石脑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