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回家_分卷阅读6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9 (第2/4页)

注:本段改写自法国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我之所以一定要把这一段放在这里,是因为我太喜欢这一段了,太喜欢这本书了,太崇拜这位才华横溢的、命运多舛的、法国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第四章 相处(15)

    今天是1940年2月7日,有什么特别吗?要是在往年,你问我,我一定是绞尽脑汁也答不上来。但是今年,我知道,这是一个多么特殊的日子,对于昭,对于裘,对于那个遥远的战火纷飞的国家,对于生活在地球上各个角落的炎黄子孙,它是1940年中国农历新年的除夕,是个辞旧迎新,阖家团聚的日子。而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传统上是要过了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2月22日,元宵节,才算真正结束的。

    这些不是昭告诉我的,是裘告诉我的。裘非常关心昭的病情,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埃伦死后,每当遇到医学上的问题,我总是第一时间打电话请教裘。

    一早,裘就打来电话,要我今天下午,无论如何到他那里去一趟。起先我不知道什么事,但是既然裘这样说,那我就去吧。原来,裘是叫我去拿他亲手包的饺子。他说自从离开祖国,这还是他头一回包饺子。往年他总去同学或是其他侨民家蹭吃。而今年他忽然手痒,很想亲手包一回饺子。既然包了,就叫我去拿一些带给昭。

    我心里明白。这是裘特地为昭包的,尽管他们还未见过面,但是同在异乡为异客,昭又身处如此绝境,任何一点关怀都极其珍贵,更何况是来自故土同胞的。

    我兴冲冲上楼,三阶一跨,二阶一迈,嘴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