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章:史书上也得记下一笔! (第3/4页)
光是仁慈治世肯定是远远不够的。”陈长生说道:“只是因为叛乱的确是与民生有很大关联的。” “民生……”赵贞呢喃了一声。 陈长生点头道:“早年陈某途径通天江,曾与一位旧景时的水河总督谈论起景人与襄人,显然,景人的地位是远远低于襄人的,以至于新任的水河总督仅是为避免惹祸上身,从而想在没有撤离百姓的情况下开闸放水。” “数万景之命,却只是被当作侃侃而谈,在这一点上,的确是个差错。” 赵贞冷哼道:“那数万人不仅没有遭受水灾,甚至于后来还成了叛军,论迹而言,他们该死,没淹死他们,反倒可惜。” “而且,若是本王对他们仁慈,叛军就不会再兴起吗?” “当然不是。” 陈长生说道:“只是立场不同罢了,若是有一日大襄国破家亡,你一样也会想着复兴家国,不分对与错,只是成王败寇。” 赵贞大笑一声,说道:“不错,正是成王败寇!” 陈长生说道:“往另一方面想,其实若是没有这么极端的行径,那么同顺府的叛军也不会这般崛起,甚至于说是一呼百应。” 赵贞说道:“这些人无孔不入,就算不从景人中招纳兵马也会从别的地方下手,所以到头来都会有这一场战事,这是肯定的。” “我赵贞从不惧任何,只怕没人敢跳出来闹。” 陈长生点头道:“的确霸道。” 赵贞挺直了腰,说道:“管他仁政还是霸道,这天下就需要我赵贞一般的人物,待本王扫灭了这旧景余孽,挥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