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 (第2/3页)
历是不是拿这个只是嘴上说说的事情来试探大家。 这里面涉及到的就是皇权和臣权的交锋。 若是弘历赢了,那么皇权将进一步势大。 若是弘历输了,那很有可能某些重臣便会得寸进尺起来,想要狠狠的咬一口皇权,让自己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摄政王”。 因此大家都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打消弘历的某些得寸进尺的想法。 这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试探,绝大多数人想的都是不能怂,第一次就怂了,那日后只能被皇权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种滋味,先帝在位时他们已经品尝过了,不想在品尝一次。 所以,这事才会引发轩然大波,因为无数人都想利用这事达成自己的目的,包括弘历。 啥,你说大家想多了? 不,只要翻翻史书就能看见,很多新帝登基,都喜欢拿后妃册封的事情去试探朝臣。 借由这么一件小事,就能快速分出哪些是忠心于自己的臣子,哪些是想要揽权想要当权臣的臣子。 当然试探的办法不止这一种,还有拿给先帝上谥号做文章的,反正各种各样的办法,但大多数都是这种鸡皮蒜毛的小事,让新帝有腾挪的空间。 毕竟是诏封嘛,还有修改的余地。 有了高侧福晋封贵妃、那侧福晋封妃这事顶在前面,后面哪些位分更低的小妾的册封位分,就没几个人注意了。 而且大家觉得弘历后面的册封倒是很合情合理。 弘历参考的是先帝当年登基后册封后宫的标准。 两个给他生儿育女的格格,一个是包衣出身,一个是汉女出身,不是满洲八旗大选出身,所以被封为了嫔。没有越过当年皇太后的位分。 有了这两人做基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