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六五节 火药来历 (第2/4页)
:“左舷开火!” 左舷的炮手们按照千百次cao练过的章程,手不颤地点燃了炮膛上的引线。 滋滋响着,很快燃完。 “轰!” 炮口喷火,一颗炮弹裹挟着黑烟呼啸而出,重重地击在了对面的敌船上。 首发命中! 这枚炮弹打在一艘挠桨船左船头上,把甲板壁打了一个洞,木屑漫天漂起,没伤到一个大食人,却将他们给吓得够呛! 各唐船上炮声轰隆,火光迸射,一颗颗炮弹狠狠地砸向了大食船。 …… 火炮! 历经多年的研究,火炮终于派上用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和韦晞组织人手爬科技树成功。 首先是火药的面世,唐朝及之前的时期,火药的发明在酝酿中,那时的“爆竹”并不是火药,而是将空心竹筒扔进火里让它们响而得名。 韦晞对于火药配方有所记忆,但但究无法给出配方,他不是学化工的。 历朝历代的方士道士在为帝王们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时,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并完善了火药的配方。 但是,道士们敝帚自珍,即使是这样的火药配方,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染指的,甚至帝王也只能吃到“仙丹”而不知道炼法。 道士们口口相传,要是他们不情愿说,给错配方是妥妥的。 韦晞还不是帝王,好在他别有本钱。 他是道教护法神! 三坛海会大神李哪吒转世,让道士们天然就对他有种亲近感。 事实上,他对道教有“存亡接续”的大功。 武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