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_第九三六节 统治区的春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三六节 统治区的春天 (第2/4页)

力的官员需要宠络之外,越是积极向组织靠拢的地方官员将来授官越大,升迁越快。

    他们就开始有竞争和有压力了。

    对于普罗大众,要感谢唐人发达的生产力,虽说缺钱,可是物资不缺!

    真的不缺,粮食、rou类、蛋、奶酪、棉花与衣服,盐巴、茶叶等等的库藏充足。

    有了物资,以工代赈,不必给钱,发给粮食、衣服、盐巴等生活物资,进行地方的基础建设:修路、开垦荒地,挖沟建渠、建设官署、宿舍、街景,企业厂房、学堂等等。

    只要勤劳,不愁找不到工作。

    鼓励勤快,越是勤快的人收益越大,同时注意吸收这些积极分子。

    ……

    太平公主幕府对于征服地方的管治已有成熟的套路:

    一、成立州县政权;

    一般地,州刺史和县令都是当地土著或者外来土著,他们的头上都带有署理,亦即是有见习期的,一年后才能够转正。

    州里有通判、县里有主簿,作为二把手。

    这些人肯定是唐人,他们与州县长官一起办公,联署公文,没有他们的签名,公文无效。

    名义上通判和主簿地位低于土著,但他们可是正式工,见习期的土著官员想转正,可得有他们的签名

    然后招收“公务员”,除了当地土土著,还有外来土著(即交叉使用的外城人士)和唐人,三方渗合在一起,以唐人为主。

    也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些重要的州县,唐人为主官也是常见的事。

    二、再有成立城防军;

    人员要求:强壮、文盲、无不良嗜好。

    文盲的好处在于易于洗脑,给予好处,在军队的熔炉里易于成为坚定的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