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_第五九九节 会盟西域(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九九节 会盟西域(二) (第2/4页)

越远的国度,则不鸟大唐了,顶多给你一个通商权和通行权就不错了,他们认为大唐是鞭长莫及,给点面子也就算数。

    在新疆区域内的如龟兹诸国,几乎接受了驻军、租地权、领事裁判权,国民待遇权等较大影响的权限,甚至被要求唐话作为第二语言,接受唐人的国政顾问等等。

    事实上,区域内的国家,大唐并没有获得什么特权,得到的是一纸空文。

    不过,所有的国家都承认大唐是上国,拥护大唐!

    他们的拥护是有好处的,动动嘴皮子,一是大唐赠礼:有茶叶、白酒、瓷器、丝绸、香皂、金银珠宝饰物、手工艺品等,来者人人有份,且份量不轻。第二则是互市交易,双方公平买卖,诸国带来金银宝石首饰、香料、药材、皮毛植物、野兽、外奴等等,交换大唐的特产,带回国内,自能获利非浅。

    双方都很高兴,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韦晞拿着一份份的盟约道:“盟书是可以更改的……”

    参与会盟的共有三十六个国家与部族(有些是凑数),都在盟书上签字,一式四份,每份上都有韦晞与太平公主共同的签字盖章。

    完成盟约后各国使节陆续离开龟兹,而唐军则分驻各地,进行屯田、修路,安置居民点。

    当年完成了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和西州各移民一万人的任务,在安置点那里设置州县、乡里制度,实行均田、府兵制度,兴办学校,实行大唐式的管治。

    同时向所在国家派遣驻军和代表,控制西域小国。

    以太平公主为首的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