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朝堂之议【求月票】 (第4/5页)
多万民夫已经死了二成,如果再凿运河,又不知要死多少人,多少人家破人亡。 陛下,能否等新都建成后再去进行前期勘探准备门下shi中苏威出列,小心翼鼻建议道。 苏威说到了要害处,如果运河开凿前期之事开始,那么就等于开凿运河之事定下来了,圣上肯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始正式动工,他的做事风格是一边准备一边动工,就像建新都,明明是先进行前期挖长堑,可长堑刚开始挖掘,新都便同时动工,这让大臣们很无奈。 苏威的建议让杨广很不高兴,他冷冷道:前期勘探并不是动工,朕心里很清楚,朕可以给大家一个保证,新都不完成,运河不开凿,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右丞皇甫爱卿听旨 尚书右丞皇甫议连忙出列,臣在 朕任命你为漕渠勘探使,赴江淮考察沿途河渠情况,尽快给朕确定下开凿方案。 臣遵旨 皇甫议也不是很赞成,但圣旨已下,他只得无可奈何接受了,大殿内的议论声依然不断,尽管圣上做出了保证,新都完成后再凿运河,但新都限时一年,那么运河最晚在明年此时就要开凿了,还是太仓促,更重要是,圣上名义上说大家一起商量,可实际上他已经决定了,在朝会上只是走走形式,这还不到一个时辰便决定了。 众大臣心中都沉甸甸的,从这个细节便可以看出,当今圣上比先帝还要独断专行,从前的礼贤下士,虚心听谏的圣太子形象已经在他身上看不到了,如果是小事情倒也罢了,偏偏是这样重大的工程,这样急功近利,会使天下民怨沸腾。 杨元庆心中也有点沉重,他发现大臣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正面反对杨广,像牛弘裴矩苏威,他们虽然都是反对开凿运河,但他们说得却很圆澡,先赞成,再提不同意见,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