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_第四十二章 长安科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长安科举 (第4/5页)

没有了刚建国时的那种振奋,他现在太需要一场大捷来提振大唐低迷的时局,但对薛举的战役始终处于一种僵局之中。

    李渊也明白李世民的难处,潼关事件和弘农郡的惨败使唐军士气低迷,如果这时候贸然发动对薛举的战役,一旦再失败,将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整个唐军或许就会因此崩溃,而且薛举内部已经出现了两个儿子的内讧,这个时候最好等待薛举内部的自我溃败。

    李渊同意了李世民的建议,可是,长安这种无能为力的朝局颓势也让李渊快要疯狂了。

    好容易想到可以用科举来扭转劣势,但太原的士子大游行又给他迎面泼了一盆冷水,李渊望着天空悠悠白云,他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门口传来一名宦官的禀报。

    宣他进来

    李渊缓缓回到自己御榻坐下,这时,李建成匆匆走了进来,他深施一礼,儿臣参见父皇

    就是关于科举之事,儿臣有一点想法。

    伱说吧

    李建成沉吟一下道:父皇,儿臣认为科举的风险确实很大,它必然会触动到关陇贵族的切身利益,父亲难道没有发现,今天朝会很多重臣都保持了沉默了吗

    李建成指的是独孤氏和窦氏等人的沉默,这在李渊的意料之中,这个问题李渊也考虑过,不仅是山东士族对科举抱有抵触,关陇贵族同样也是一样,科举的根本目的是选官,这恰恰是最根本的利益所在,他知道科举必然会引起关陇贵族的抵触,所以他最初考虑在统一天下之前,暂不实施科举,以保证关陇贵族的利益,获取他们的全力支持,但杨元庆在太原举行大规模的科举又给了李渊巨大的压力,使他不得不专门开朝会试探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