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士子云集 (第3/5页)
年前的丰州科举又不一样,三年前的丰州科举因为丰州本身比较偏僻,读书人不多,且过来不易,所以全部食宿都由官府一手包办,只要读过书都可以参加考试,与其说是科举,不如说考吏,而这一次不同了,来的基本上都是饱学之士,官府在生活上也过问不多,太原客栈邸店众多,很多寺院也可以借宿,解决两万余名士子的食宿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如果是得到县学推荐的士子,还能得到一定食宿补贴。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两万余士子又分成了三大阶层,一个是各大名门家学子弟,包括名门子弟和在名门家学中读书的异姓子弟,如著名的裴氏家族王氏家族薛氏家族以及来自河北的范阳卢氏柏人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清河张氏巨鹿魏氏平乡柴氏广平游氏河间张氏等等,他们都有家学,皆派出最优秀的子弟来参加这次北隋科举考试。 各大名门士族中,除了河北河北两大地域中,一些来自其他地域的名门子弟也颇为引入注目,如弘农杨氏京兆杜氏和韦氏丹阳谢氏彭城刘氏吴兴沈氏等等,这些地方望族也有子弟出现在太原城内。 另一个阶层便是各地官学子弟,在隋文帝杨坚即位之初,便在各州县兴建官学,在武帝杨广时为最盛,培养了大量的读书人,他们都是隋朝文官的基础,以入仕做官为一生追求的目标,在乱世中他们为官的机会极小,更多时候他们反而成为各地造反乱匪斩杀的首要目标,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这次北隋科举是天下大乱以来第一次正式科举,各地官府纷纷推荐优秀子弟前往太原应试,甚至被窦建德占领的河北各郡也有很多官学生徒赶来太原。 第三个阶层便是中小户人家子弟,自称寒门子弟,没有世家身世,没有官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