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轩然大波 (第3/5页)
唯才取士,反对内暮 士子们群情激昂,振臂高呼,很多人眼泪都流了下来,他们声嘶力竭,渴望着能够公平的考试,实现他们一生的夙愿。 队伍浩浩荡荡向北门走采,北门已经关闭,三千弩手站成五排,冰冷的弓弩掰准了迎面走来的士子,两边各有五百骑兵手执长矛战斗,杀气腾腾,穿过北门再走数里便是晋阳宫,北隋王朝的政治中心,士兵们不容许他们从北门出去。 队伍越走越近,所有的士兵也越来越紧张,九门将军马绍站在城头,紧紧握着刀,手心攥出了汗,他嘴唇绷成一条线,目光死死盯着越走越近的游齤行队伍,就在这时,北城门外忽然传采士兵大喊:马将军 马绍快步走到城头另一边,探身望去,只见一名骑兵出现城下,手中高举一面金牌,高声喊道:总管有令,开启城门,不要伤害士子 马绍一颗心蓦地放下,他又迅速走回另一边,只见游齤行队但已经走进百步内,他立刻高声令道撤军,开城 弩手和骑兵纷纷撤走,北城门缓缓打开,数万士子穿过城门,向晋阳宫放向浩浩荡荡而去。 晋阳宫紫微阁,杨元庆正和五名相国紧急商议太原城内声势浩大的游齤行,裴青松在酒肆说得话并没有错,杨元庆确实是想用这次秋试的契机拉拢河北士族,从而为明年春天发动的河北战役做好政治上的准备,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在一定限度上的公平。 早在两个月前,王绪提出科举建议时,紫微阁五名相国和杨牙庆便达成了妥协,按照三三四的比例分配这次科举名额,也就是河东以外士族河东士族和公平录取名额。 但士子们的大规模游齤行和对公平的诉求,使他们达成的妥协面临新的挑战,五名相国都沉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