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7章 (第2/3页)
,面上的笑意便骤然褪去,面无表情朝阶下走去。 当年赵悼襄王即位不信廉颇,改任乐乘为主将,廉颇怒而引私兵逼走乐乘,自己也逃往大梁。 魏国能得如此名将本是天降之幸事,却因郭开之谗言,廉颇在此郁郁不得重用,后来赵国屡屡被秦攻打而无力还收,赵王有意让廉颇回国重用,再次因郭开买通使者,传回“廉颇老矣”之传言,导致廉颇彻底被赵国抛弃,最后老死楚国寿春城中。(1) 李牧同为当世顶尖将领,如今处境与当年的廉颇何其相似?岂能不与他感同身受,而万分愤恨郭开这陷害忠良的jianian臣? 一个于国无用之废物耳! 想到这里,他脑中竟胡乱掠过一个荒唐的念头:在两万赵人宁肯称死,也要抛离故土投奔的秦国,王翦桓猗等众将,也会被他们的君王这般再三侮辱与猜忌吗? 想到这里,他悚然一惊,我乃赵国之臣,岂可生出此等非分之猜测? 然而,大脑却已比理智更诚实地给了他答案——不会,一个连百姓都肯好生善待的明君,又岂会肆意凌辱朝堂股肱之臣? 这个认知,让他心中骤然一痛,明君啊,当年我赵国也是有过的,若王族后继有人,何至于沦落到今日地步... 他努力将纷乱的心思收拢,揣测起秦军此番的战术来。 但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杂乱打法,既不是桓猗惯用的长驱直入猛攻之法,亦非王翦擅长的稳扎稳打以静制动之法... 将秦将战术琢磨得炉火纯青的李牧,实在找不出半分头绪来,一时眉头锁得更紧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秦军之中,想必另有高人! 如此一来,他心中担忧愈胜:原本,世人皆知大梁坚固无比,唯有水攻之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