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9 (第3/4页)
意,至少在李恪看来是的。 他的这个大哥真的变得不一样了,这小半年没见,变得他都快不认识了,这样的心性让他忌惮的同时,前途似乎又变得明亮了起来。 李承乾望着他的这个三弟的脸,嘴角勾了勾,他母亲的出身,注定他没了继承大统的可能,皇位必定会出至在他们几个嫡子,治儿还小,唯一和他有一争之力的便是李泰了。 他这个弟弟心思重,考虑的也多,若是没有必胜的把握,他只会保持中立的态度,所以之前他游走在他和李泰中间,并没有明确的站队。 贞观二年蜀王李恪被封为益州大都督,同时封王的还有越王李泰,扬州都督与越州都督,一个是西部边陲之地,一个是东部富熟鱼米之乡,而仅在封地上,李恪与李泰就差了一大截。 李泰的封地多达22州,而李恪的封地仅仅只有八州,当时李恪才年仅九岁,杨妃舍不得儿子早早的离开,便到李世民那处软磨硬泡,多磨了一年,去年却是不得不离开了。 到了封地,当了地方的官员,而同样是皇子年岁一样的李泰,,“不之官”的被李世民留在了京城,这样差别待遇,足以看出李世民的态度。 好在李恪心态好,心里虽有愤慨,但谁让李泰是皇后所处,他的母亲不仅只是四妃之一,更是前朝公主,父皇对他们有所忌惮情有可原,没什么好抱怨的,但现在李承乾这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没有看他,目光直视道:“你们都是我弟弟,自家兄弟,何分彼此?以后应该多聚聚。” 李恪眸子颤了颤,凝眸失神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