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头再来(49)美国记者 (第8/8页)
经跟她办理了离婚手续,儿子跟了丈夫,女儿跟她。可是因为学校没有多余的房子分给她,她只能和女儿挤在这间不到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居住条件比柳侠惠家可差远了。 老太太很同情郭彩云,说她经常受前夫的欺负。这里的房子都不怎么隔音,邻居们夜里常常能听见她压抑的哭声。郭彩云白天要去上班挣钱,为了让女儿能有一个正常稳定的生长环境,她已经把女儿送到她娘家,交给自己的母亲照看。 这时早过了下班吃晚饭的时间,郭彩云还没有回来。于是他一边朝她工作的学生第二食堂走去,一边想着心事。对于她和她前夫的关系,他一点儿也帮不上忙。他很想在经济上帮她一下,只是按照他自己目前的情况,很难一举解决她的所有困难。看来他必须尽早想办法去赚一些钱了,不然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受苦。只是,现在整个中国都还处在赤贫的阶段,如果不偷不抢,想赚钱谈何容易啊。 郭彩云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热情待人积极向上的女性。她的遭遇只能说是这个时代所犯下的罪恶之一。即使在文革初期最为极左的那两年,在XX党的公开宣传里,一直有这么一句冠冕堂皇的话,那就是“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但是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不论是升学,招工,还是当兵(这个年代当兵是年轻人的一条很不错的出路),提干,分房子,一切的好事都要先讲出身。出身‘红五类’的人理所当然地享受各种照顾,最大的好处当然是留给那些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的子女了。如果你出身不好,父母是反动派或者有‘历史问题’,那就要处处受到歧视和其他不公正的对待。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太祖去世邓公第二次复出,在全国推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后才得到扭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