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5 (第3/4页)
山结了婚,那么村里也就剩了一个刘建军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可是刘建军长得矮墩墩的,虽说是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人, 其实也就是初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在知青们面前实在不值一提。 而且刘建军因为他爹是大队长,平时颇有些高傲, 一心想娶个城里的姑娘,还想去县城里当工人。他平时并不爱下地干农活,别说养活自己和媳妇,他现在都靠爹妈养活呢。 现在又不是封建世袭的社会,刘建军他爹是能拿工资补贴的生产大队的大队长,但是刘建军自己将来不大可能也能当上大队长。就凭他那高傲瞧不起人的性子,以及很少下地干活的作为,在刘家村就不能服众。 所以综合来说,刘建军个人的条件也说不上很好。若不是他爹手里攥着推荐参加教师考试的名额,刘建军上一世是绝对娶不到宋芳芳的。 至于村里其他的年轻人,在婚姻之事上,的确是没有什么优势。和村里的人结婚,知青也不能不干活,也不能比现在过得更好,甚至可能因为在乡下结婚而永远没有回城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知青们宁愿在内部解决婚恋问题。 刘山和苏玉结婚之后,双方都很满意这段婚姻。 苏玉摆脱了劳累的重活,只需要喂喂猪,做做饭。作为一个城里长大的,没有做过重活的姑娘,如果没有坚强的心性,钢铁般的意志,确实很难适应乡下种田的生活。生长的环境不一样,村里的姑娘习以为常的劳作,对苏玉这样的姑娘来说就是一种磨难。 刘山一家三口省去了做家务的时间,每天还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平时干得农活也没有增多,还是拿过去那些工分。因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