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9章:佛法无边,度化有缘 (第5/7页)
“嗡”一声轻响,便发现原本握住朱由检身体的巨大手掌被一个“金光护罩”硬生生撑开了,且随着“金光护罩”迅速膨胀,竟然幻化成了一尊金光闪闪的佛陀虚影,顿时将周围夜空照亮如白昼。 只见那“金光佛影”悬空盘坐吐纳炼气,五官长得与朱由检一模一样,不同的是那“金佛”身穿袈裟,脑袋油光可鉴,上面却多出三排“戒疤”供十二颗,正发出太阳光辉,在“金佛”脑袋后面形成一轮耀眼的“光晕”。 和尚头上的戒巴代表他在寺院里的等级,戒疤数量就好像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就是等级的表示。 刚剃渡的小和尚在经过几个月的新生训练后,会参加一个简单的小测验,测验及格後,庙里的老和尚才会用线香帮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烧戒疤习俗起源于“元朝”时期的佛教密宗。 然後,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小和尚表现良好,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美其名曰“乐福”。 和尚头上的戒疤何时烧,也有很严谨规定,就像军队中的军衔授衔一样,不是随便就可以烧上去的: 第一个戒疤是在和尚剃度过后,潜心学习佛法几个月,老和尚才会给小和尚烧,表示这和尚已能清心寡欲了。第二个戒疤是在经过几次考核过后,证明自己已戒掉享乐享福之念,然后就可烧上乐富的戒疤。 随后的那些戒疤,也是要经过考核才能烧的,不是一次性就烧好几个戒疤,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戒疤数量也在增长。在寺庙中,一个和尚的戒疤就在6到7个,8到9戒疤者已经是主持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