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209章:佛法无边,度化有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9章:佛法无边,度化有缘 (第6/7页)

方丈了!

    十个以上的戒疤,只要像少林寺这样大的寺庙才会有,乃是“法王”级别的高僧。而和尚头上若有12点,就已经是最高数目的戒疤了,美其名曰“菩萨戒”,虽然修为境界与神通法力不一定能达到菩萨级别。

    戒疤开始是为了证明自己一心向佛,后来就变成了地位的象征,地位越高,戒疤的数量就会越多,有12个戒疤,那说明这个和尚的地位已是非常的高了,就比如唐朝和尚“法海禅师”,头顶上就有12颗结疤。

    法海是唐代高僧,头上有十二个更是非同一般,他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其父裴休曾任宰相五年,为官兼洁,博学多才。至于所谓的《白蛇传》只是民间传说,并非真实存在,与法海无关。

    少年裴文德接受父命,被送往湖南沩山去修行,拜在当时的禅门“沩仰宗”创始人灵佑禅师足下为徒,并踢名“法海”,在庙中潜心修行,他jiejie因挂念弟弟,远道而来看望其弟,不忍心看法海为庙中运水的长途折腾,向寺里施舍了脂粉钱,修建了工程浩大的饮水池,如今建池的石头还在,当时被民间传为佳话。

    后来法海修行期满,在外建过道场,为了修复损毁的伽蓝佛像,开山挖田,开始建寺。但在挖地基时,意外挖出黄金。于是,法海将其上交镇江太守,而太守也启奏圣上,让唐宣宗深为感动,下令直接发给寺院,算是朝廷对“金山寺”的供奉,并敕封寺院为“金山禅寺”,而“法海禅师”也被推举为了“开山初祖”。

    寺院完工后,法海一直在“金山寺”侧一个山洞中静修。“金山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