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8章:明朝与西方海上贸易之因果 (第1/7页)
上回讲到明朝虽与葡萄牙合作愉快,但未能克服自己政治体制僵化,最终因“信仰坍塌”而走向衰亡。 其实,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由来已久,因为中国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以丰富的物产享誉全球。 由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发展对外贸易不过是锦上添花,而输出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却一直受到西方人热捧。而同时期的欧洲能够与中国进行等价交换的除了白银便无他物。 白银在两千年期的秦汉时期就已通过近距离的海路贸易涌入了中国市场,尤其是“张骞通西域”后,大量的“罗马金币”和“波斯银币”随着“丝绸之路”而涌入中国,在大额交易上逐渐取代了“铜钱”这种本土货币。 然而,随着两千年来的社会发展,即便中国本土也零零星星有金矿、银矿生产出少量的黄金和白银,但无法满足国内历朝历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尤其是唐朝以后,中国社会对白银的需求量猛增,於是开战。 由于隋、唐朝两朝乃“关陇集团”所建立,并长期定都于长安,因此沿袭了秦汉时期的勇武以及对黄金、和田玉和宝石的渴望,於是大力征伐北方的突厥和中亚诸藩,目的是保护商路并获得财富稳定统治。 毕竟任何朝代的统治阶级想要维护政权稳固,都少不了组建精锐军队和封赏有功之臣,若只靠收取天下百姓的“人头税”则远远不够,而当时的海上贸易仍不够发达,那就只好通过发动陆地战争来掠夺财富。 随着唐末、五代、辽、宋、夏、金、元各朝代历史演进,无休止的陆地战争已把汉唐两朝经营起来的“丝绸之路”打乱,再加上中亚和西亚先后崛起了一大堆游牧民族国家彼此攻伐,导致只能发展海上贸易。 于是,大航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