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8章:明朝与西方海上贸易之因果 (第3/7页)
续到了西元17世纪的上半叶,西班牙与葡萄牙因为深陷大陆战争国而力大衰。其余欧洲国家则趁势而起,瓜分了西班牙与葡萄牙在海上贸易的份额。 从大西洋到印度洋上,各国之间的海上贸易也从两国独大变成了群雄纷争的局面。正是因为这样,也就直接促成了中世纪后海上贸易的繁荣局面。而当时的大明帝国也因为此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富庶的国家。 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每年都从对外贸易中获得了海量的白银,并将其作为货币而流到道市面上,就仿佛后世的世界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都是用“美元”结算一样,将中国的“货币白银化”,造成明朝金融危机。 这种“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是促进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但实际上让明朝政府不自觉的加大了“大明宝钞”这种纸币的发行量,如同元朝后期滥发纸币一样,一旦引发通货膨胀就会引起动乱。 还有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货币白银化”以后,中国自古以来的本币“铜钱”越来越不值钱,无法满足官府征税和大宗买卖的需要,可一旦因“海禁”而导致流入的“白银”减少和关税减少,就会引发官府债务危机! 有人认为明朝灭亡是因为“穷死的”,因朝廷缺少银子!西元1596年,英国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为了达成与中国建立通商往来的夙愿。亲自给当时的明朝万历皇帝写过一份表示友好的书信。 在英国女王的信件中,表达了对于明朝皇帝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两国交好的向往。同时,信中还表达了当时英国想要与中国建立通商往来的意愿,和希望万历皇帝准许英国派遣外交人员前往中国的请求。 信件全文中透着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真挚友好之情。但可惜的是,伊丽莎白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