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1章:搞钱搞出鬼来了? (第4/5页)
“地方官府”的密切关系,毕竟各级官府也都需要一批“大买办资产阶级”来为自己敛财。 有理由相信,张宣所率领的二十艘海船将继续南下马六甲等地贸易,就好像前往占城的册封使冯义、张瑾一样,因受贿后就册立了安南人的傀儡提婆苔为占城国王后,又继续转往马六甲“尽货其私物以归”。 也就是说,趁着“公干出差”的机会,或由官员包庇的贸易,甚至是走私贸易在成化、弘治年间(西元1488年——西元1505年)已十分活跃。在这期间,很多明朝中国人的海船已遍布在南海从事着贸易活动。 葡萄牙人托梅·皮雷斯在《东方诸国记》中提及在马六甲,经常能看到中国帆船带来十分丰富而又多姿多彩的大批中国货。中国帆船抵达马六甲后,中国人无须交纳关税,只要献上一份礼物,便可进行贸易。 他又听说中国有上千艘帆船正前往各自认筹合适的地方进行贸易。由此可见,沿海的贸易活动已不可能遏止。特别是“抽分制度”确立后,更引起热潮,使得“广州”海口贸易一片繁荣,大有利于缓解财政压力。 “屯门“”海面至广州城,帆樯林立。然而,明朝官僚并未想到,那新来贸易的葡萄牙人太不懂事,把西方列强那一套“强盗思维”拿来中国实践,于是对即将对明朝中国广州的“外贸”制造出一场“灾难性”事件来。 到了西元1517年(正德十二年)8月15日,葡萄牙舰队司令安德拉德率领的八艘海船抵达“屯门”。他此行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葡萄牙国王的使者托梅·皮雷斯送入中国,以实现与中国明朝之间保持长期贸易合作。 于是,安德拉德乘船抵达珠江口海域后,随即向“备倭都指挥”申请前往广州面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