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07章:明朝时期的蒙古草原形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7章:明朝时期的蒙古草原形势 (第6/7页)

焚烧牧草,想通过饿死牲畜来迫使蒙古人屈服。但是,结果喜忧参半。尽管明朝军队多次打败了蒙古军队,但明军一进入草原发就会遭到连续不断的攻击。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结果,原因是明朝军队以步兵为主,骑兵不多,而且后勤补给跟不上,无法在草原上长期驻军。明朝除了试图让蒙古草原上的许多派别互相攻击之外,还采用了汉族用于草原的传统对策。

    那就是将“名号”授予某部落的统治者并使之合法化,将其他蒙古部紧盯自己的视线移开,使之内讧。

    明朝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分化和控制,来达到削弱各个蒙古部落。然而,其努力并非总是能成功的。

    明朝并不在意合作对象是谁,无论是“黄金家族”还是瓦剌首领都可被利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个威胁,即一名首领可能聚集足够的力量来攻击明朝,这些攻击并不足以颠覆明朝,但无论如何也是一个大威胁。

    举一个例子,那就是“土木堡之变”。当时,漠西蒙古的最高权力即“瓦剌大汗”之位被“太师”也先把控,并事实上成了瓦剌首领,于西元1439年—西元1455年在位,占据了从巴尔喀什湖绵延至明朝边境的地盘。

    期间,瓦拉因与明朝就边境茶马交易等互市问题闹掰,于是发兵寇边。而当时的明朝皇帝明英宗因年少气盛且偏信宦官王振,导致轻敌惨败,损失20万大军,自己也当了俘虏,震动朝野,使明朝由盛转衰!

    在也先去世后,蒙古草原个部落又爆发了多次内战,具体而言就是由“黄金家族”统治的鞑靼部落的蒙古人与漠西蒙古瓦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