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07章:明朝时期的蒙古草原形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7章:明朝时期的蒙古草原形势 (第5/7页)

护自己的权威。但同时,明朝军队继续追击,以确保蒙古人无法发动反攻。尽管蒙元朝廷失去了大片地盘,但残存的元朝(北元)仍能够在蒙古草原重整旗鼓,并隨時都有可能发动反攻。这可不是虚幻的想法,一切皆有可能。

    尽管元顺帝妥懽帖睦尔驻军在蒙古草原,但他在那里却无法找到对自己作为统治者的长期支持,因为有人对皇室产生了长达几十年的厌恶,主要是阿里不哥一脉后裔,且他们是蒙古草原上最有势力的人物。

    除了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之间依旧一触即发的夙怨,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也将败退的妥懽帖睦尔与归来的其他蒙古人视为外人,甚至基本视之为“汉人”和“非蒙古人”。因此,双方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游牧在西部蒙古草原阿尔泰山脉周围的瓦剌(俄罗斯的卫拉特蒙古)成为了卷入争斗的第三方因素。

    “瓦剌”在蒙古帝国史中只是一个边缘集团,与拥有“黄金血脉”的“蒙元皇室”没有什么联系,因为瓦剌人的血统与成吉思汗无关。但是,随着其力量在西元14世纪后期逐渐增强,他们便开始觊觎蒙古大汗之位。

    与此同时,“瓦剌人”还将自己的社會地位凌驾于其他蒙古部落之上,令其他蒙古部落贵族深恶痛绝。

    不过,一些“瓦剌人”将他们的祖先追溯到了克烈部的脱斡邻勒汗。但是,瓦剌(斡亦剌)其实是槐因亦儿坚部落之一,与克烈部无关。而在西元14到15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蒙古草原的战争都是局部性的。

    不过,明朝皇帝朱棣屡次率军攻入蒙古草原,放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