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274章: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4章: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第4/5页)

冶炼和制造技术,但在科技极不发达古代,古人是用什么办法寻找到深埋地下的铜矿?

    在后世唐代杨筠松的《撼龙经》中曾有言“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找矿和“盗墓”差不多,在缺乏各种先进探查仪器的古代,古人只能靠眼睛来辨别矿脉所在。

    山水地形的好坏,跟铜矿没多少关系,古人寻找铜矿,并非看地形,而是看地上的是否生长某植物?

    早在数千年前,善于总结经验的古人就发现一个诡异现象,铜矿富集的地方往往都会出现一种花瓣颜色多为蓝色或紫红色的奇特植物,且但凡此种植物生长密集的地方,其地下必定有富铜矿,此乃经验了。

    最后,古人发现,这样的规律屡试不爽。是故,这种花草也被命名为“铜草花”。因此,古人寻找铜矿时,就会走遍漫山遍野,到处寻找这种花草,而一旦找到之后,便会尝试着在其下方土壤中开始挖坑了。

    光是找到铜矿的大概位置还不行,还要探查铜矿具体地点,而古代机械不发达,全靠人工开采,如果选错矿井,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发生塌陷事故。这就要求古人必须不停地试错,并且总结出经验教训。

    在后世科技发达的社会里,人们开采矿产资源时都会用测绘工具,在电脑上搭建3d模型,十分方便。

    但古人没有先进的测绘仪器,而地下到底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故只能一点一点挖掘并摸索而已。

    为了提高开采铜矿的效率,古人会先选多个不同的开挖点,然后向下挖一到两丈,如果还见不到铜矿石,便立马放弃这个坑洞。如果发现了铜矿石,便以此为基点,向四周扩展,完全靠人工开采铜矿冶金。

    因为古代铜矿开采十分困难且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