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274章: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4章: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第3/5页)

用时,“铜炮”因“延展性”比“铁炮”更强,於是成了宋军、元军、明军火药武器中的主宰,导致民间对“铜”的需求量大增。尽管“铁炮”更轻便且射程更远,但因性能和质量不过关,用的少。

    于是,在这次的资源大掠夺中,朱由校与朱由检哥俩似乎除了金、银、财、宝外,最关心的便是铜、铁、硫磺、硝石的数量了,毕竟铜铁可以用来铸造兵器,而硫磺与硝石则用来制造火药,但铜最重要!

    因为钢铁打造的“冷兵器”在战争中的威力远不如铜铸的“铳炮”来的威力强大,而同时期的西洋火器也基本上都是铜铸的,比如西班牙人的“子母铳”、葡萄牙人的“弗朗机”、荷兰人的“红夷大炮”无一列外为铜铸。

    至于钢枪、铁炮的推广与普及,那至少还得再等两个世纪后,待烈性炸药出现和炼钢技术成熟时才有的。因此,当时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对铜矿及其重视。虽说铜铁不如金银贵重,但其适用性远超金银!

    原始人们经过深入的了解和尝试后,慢慢掌握了冶金技术,并顺利制造出了各种金属物品,尤其是制造出了“黄铜”,并在此基础上制造出“青铜”,极大提高了生存能力,使自己从石器时代进化到了青铜时代。

    东方古国使用铜的历史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发现并开始使用铜金属。

    在甘肃省马家窑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青铜刀”。后经过专业的仪器检测和分析,这把刀大约是西元前3000年左右的产物,距今5000年了。这说明中国的“青铜文化”至少有5000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无论是四川省的“三星堆遗址”,还是在中原地区出土的夏、商、周三代繁复青铜器,都说明古代中国掌握了高超的青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