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05章:旧港宣慰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5章:旧港宣慰司 (第1/6页)

    上回讲到催没弟让徒弟们去完成指定任务,想大力搞钱就要发展外贸,重启下西洋前要了解东南亚。

    强大的郑和船队并没有引起沿途各国的恐慌,因为他们不是来军事征服的,而是以外交和贸易为目的,将灿烂的中国文化、精美的中国商品拿来与当地人进行交换,因此让当地人赞叹不已,多心悦诚服。

    郑和船队从南洋、西洋带回来的香料、珍稀木材、金银等贵重物品数量很多,同样充实了国库,让朝廷获利颇丰,还能够抵消建造船队的开支,像胡椒被当作朝廷官员的部分俸禄,一直发放到明朝中后期。

    由于胡椒、香料、象牙、犀牛角、各种宝石等稀罕之物在古代中国极珍贵,故也在朝廷命令控制中。

    郑和船队中的上万名军人,本质上是用于自卫的,毕竟茫茫大海上危机四伏,不仅有无数贪婪的眼睛盯着船队,还有一些夜郎自大的小国君主和各路海盗们见财起意,利令智昏,铤而走险,冒险袭击船队。

    例如盘踞在旧港的海盗头目陈祖义,在得知郑和船队载有大量从西洋带回的奇珍异宝后,便决定在船队返航途中予以截夺。他的计划是先向郑和诈降,然后趁明军放松戒备时发动突袭,若得逞则影响恶劣。

    然而,陈祖义的阴谋被另一支华人武装首领施进卿发现。施进卿是生于海外的二代华人,信仰伊斯兰教,却一心向往大明,于是私底下将陈祖义的偷袭计划告诉了“三保太监”郑和。

    “郑和”也叫“马和”,小名“马三保”或“马三宝”,老家在云南昆明晋宁县。“郑”是明朝皇帝给他赐的“姓”。他十一岁时,在明太祖朱元璋发动的统一云南的战争中被俘进宫,后来当了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

    西元1403年,燕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