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05章:旧港宣慰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5章:旧港宣慰司 (第2/6页)

朱棣借助“靖难之役”把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赶下台之后,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为“明太宗”,史称“明成祖”。次年正月初一,朱棣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便赐姓“郑”,当时被人称“国姓爷”。

    “马三宝”被永乐皇帝改名为“郑和”之后,身份与地位骤然飙升,因为他提拔为内宫太监,并于永乐三年(西元1405年7月11日)开始,率领庞大船队,从江苏浏家港出发,沿着宋、元两朝航线首次出使西洋。

    自西元1405年到西元1433年,在这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经了亚、非三十余国,涉十万余里,并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最后派出分舰队远航到美洲。

    郑和曾追随朱棣征战沙场,见惯了阴谋和厮杀,很早就洞察到陈祖义的伎俩,现在又有施进卿作为内应,于是将计就计,轻松消灭陈祖义这股海盗,将其生擒押回北京处刑,解除了下西洋路上的一大威胁。

    施进卿成为旧港的实际统治者后,派人入京觐见,向永乐皇帝朱棣表明忠心。于是,在西元1407年,朱棣下旨设立“旧港宣慰司”,并任命施进卿为“旧港宣慰使”,赐予了“金印”和“官服”。从此以后,“旧港宣慰司”归入明朝版图,并被标注在了明朝绘制的《万国坤舆全图》上,证明那块地方曾经是中国的海外领地。

    “旧港宣慰司”到底算不算明朝领土?后世学者对此一直存在争议,因明朝未向“旧港”派遣官员和驻军,也不收税,比元朝在1291年对“满者伯夷”短暂统治还要薄弱,而元朝至少向爪洼岛上派驻过官吏和驻军。

    此外,“旧港宣慰司”与明朝朝廷之间的联系,也仅限于几次进贡,其地位与“藩属国”差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