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起兵征伐镇九州(12) (第4/8页)
类似的例子,汉人其实也有过经历:清末新政,就是要摈弃中华王朝两千年来的传统,接受西洋的政治模式。 当时所遭到的反对和抵制,熟悉近代史的人应该都不会感觉陌生。 刘渊做这些,就是要尽量向汉族人靠拢,以取得汉族人的支持。 这是刘渊心中考量的问题,而刘和经历得太少,只想着自己匈奴人的身份,肯定是想不到这一点的。 不过说起来,刘渊在历史上的很多改革,大部分都失败了。 这其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 最大的客观因素,应该是刘渊本人。 刘渊本人的年纪问题,在他称帝时应该已经接近七十岁。 称帝的第三年,刘渊即便去世。 在他身后,由于缺乏权威,以及制度和传统的冲突,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与纷争。 刘渊病逝后,太子刘和继位。 其弟刘聪随即发动兵变,杀死刘和继位。 这种事情,虽然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上也常有发生,但在中原的价值观中,这肯定不是一次正常的权力更替。 而以匈奴人的视角来看,如此却正常不过。 在他们的语境里,历来权力交接都是伴随着鲜血的,不流血的交接才不正常。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在刘渊身后体现的特别明显。 刘聪继位以后,以刘渊的皇后单氏为皇太后。 但单氏貌美,刘聪于是便将其收归己有。 在中原价值观的史书里,关于这一段是这么记载的:“聪柔焉“。所谓“柔”,就是娶父亲的妾,在中原文化看来,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