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厦将倾再出山(2) (第7/7页)
事,负责推荐的那个人也是要受连带责任的。 所以察举制下,推荐者和被推荐者之间,天然就存在一种同盟关系。 司马家原本属于河内士族集团,由于实力并不怎么强,所以在曹cao阵营之内,这一支力量所占的权重并不大。 如果司**以河内士族子弟的身份进入朝堂,那也就意味着从起步开始,他所处的位置就是边缘的,未来的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只能是一个未知数。 当时实力最强的是颍川士族集团,可以说,曹cao够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整个北方,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颍川士族支持的缘故。 而荀或则是颍川士族的精神领袖,所以司**得到荀彧的举荐,也就意味着获得了融入主流的机会。 这就又回到了前面的那个问题:作为弱势的后来者,最明智的选择是跟从赢家,而在赢家内部的派系当中,又最好是选择主流中的主流,如此才能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保证自己尽可能不要输。 对司马氏来说,一切切到此还远远不够。 随着曹cao的逐渐老去,继承人问题是曹氏集团迟早要面对的问题。 司**选择了投到曹丕的门下,做了曹丕的中庶子(也就是太子的侍从之臣),与此同时,他的三弟司马孚也开始步入政坛,成了曹植的文学掾——这一次是标准的两头下注。 而南阳诸葛氏做得更绝:老大诸葛瑾投了东吴,老二诸葛亮投了刘备,老三诸葛诞投了曹魏——三头下注。 我现在的处境,与曾经的司马家的处境,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势弱。 比起宗王来说,王生既没有身份,也没有大义。 他的优势,在于眼光,在于天下大势的洞悉,在于他高筑墙,缓称王,低调发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