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 风云骤起九州动(5) (第7/8页)
年),拓跋鲜卑开始了第三次迁徙。 拓跋诘汾长子秃发匹孤率众从塞北迁居河西。 由于拓跋部众还梳着辫子,故当时人又称之为“索头”鲜卑或“索虏”,以区别于剃去部分头发的其它鲜卑部。 拓跋本支,从力微时起就游牧于上谷以西,云中一带。 由于受西部鲜卑大人蒲头的袭击,部众离散,力微投依于五原郡没鹿回部大人窦宾之下。 与宾共攻西部,宾兵败失马,力微以已所乘骏马与之。 宾感相助之恩,准其北居长川。 经10余年经营,诸旧部民渐往归附。 248年,杀窦宾子,并其众,诸部大人悉款服,势力增强,控弦之士达20余万。 258年,力微在位第三十九年,从河套北部迁于汉定襄郡之盛乐。 是年四月,举行祭天大典,诸部君主皆往助祭,唯白部大人观望不至,召而戮之,使远近震慑,相继归附。 在由部落贵族和扈从武士cao纵的部落大会上,拓跋部正式取得了部落联盟的领导权,力微也巩固了世袭的大酋长的地位。 同时,拓跋鲜卑在向西南发展过程中,对中原曹魏、西晋政权采取和好政策,亦是使拓跋鲜卑得以强盛的因素之一。 力微与曹魏“聘问交市,往来不绝”。曹魏赠给拓跋氏金币缯絮,岁以万计。 261年(魏景元二年),力微还遣其子沙漠汗(文帝)至魏都洛阳“且观风土”,实为质子。 接受汉人文化,穿着汉服,掌握弹丸等武艺。 魏晋禅代,沙漠汗仍留质于晋,每次北归,晋均具礼护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