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2章:越来越有意思了 (第3/8页)
!”杨集初来乍到,事情多得要死,哪有什么心情去参与宴会?更何况杨广提供的不少与豆卢宽有关的罪证,他怎么可能去赴宴?要不是对豳州军了解不多、不想过早的打草惊蛇,今天杨集都拿人了。 与豆卢宽这种人,有什么好虚与委蛇的?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宴会之中,倒不如用来整顿第五营。 而他这一声“不赏”,却是让韦保峦乍舌不已,心说大将军豆卢宽是先帝外甥,执掌七万京兵;他的跋扈,在豳州是出了名的,不料眼前这位更胜数筹。 都说卫王嚣张跋扈,此言果真半点不假。 当然,杨集此举还另有盘算。 这种宴会之上,除了豆卢宽以外,王升、梁宏、唐世宗等等将领都会出席;而自己本来就是奉命来整顿豳州军的,自己的存在,已经令军中将领人心各异、人心惶惶;如果摆出公事公办的态度、不出席这个接风宴,便会进一步加剧军中将校的恐慌,促使他们的团结在危机中瓦解,最终为自己了解、整顿豳州军创造机会。 一行人进得官邸之中,分主宾而坐。 “韦司马,我虽然初来乍到,可是对桥山贼寇的恶行也有所知,知道他们聚啸山林后,劫掠南下北上的商旅、为祸乡里。”杨集注视着韦保峦,沉声说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屡剿不灭?” 韦保峦拱了拱手,羞愧道:“大王,刘迦论为首的贼寇约有两千人左右,可他们藏身在深山之处,官兵一旦进剿,就会闻风而逃。卑职剿过三次,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不仅剿灭不了他们,反而被他们利用地型之便,狙杀了不少州兵。” 杨集端起一旁的茶盏,抿了一口道:“为何不派兵守卫过往路口?” “贼寇下山的四个路口,卑职都派兵警戒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