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442章:越来越有意思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2章:越来越有意思了 (第4/8页)

,但派的兵力少了,这些贼寇便会集中兵力袭击某个路口的官兵;要是派的州兵多了,又需设立营地,钱粮人事也牵涉极多。”韦保峦叹息一声道:“官匪之间,处于敌暗我明的局势,我们官方防不胜防、防无可防,所以卑职认为单纯的守御并非是长久之计,一日不将桥山贼寇连根拔起,豳州襄乐县商道一日不得安宁,故而主动出击。”

    韦保峦眼中闪过一抹愤恨之色,愤然道:“然而,桥山贼寇非常狡猾,他们不仅在豳州布有眼线,而且打点了一些官面人物。卑职每次出兵之前,行踪就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当卑职集中兵力之时,他们一哄而散,当卑职分兵出击,则被他们逐个击破。以上这些,便是卑职屡屡战败的根本原因。”

    杨集忽而换了一个话题,问道:“以韦司马的条件,想调离豳州并不难吧?”

    韦保峦愣了一下,紧接着说道:“朝廷在上个月前,的确让卑职去民心安定的汝州任职,但卑职丢不起那个人,一是不想灰溜溜离开,二是如果这么走了,卑职对不起牺牲的州兵。如果不将这伙贼寇歼灭,卑职死也不离开豳州。”

    杨集将韦保峦的悲愤的神情收入眼底,这半天下来,他通过赵弘安之口,对这位豳州司马有了几分了解:其统兵能力如何,目前还不好说,但是从他三次率军剿匪的情况来看,却是对境内的贼寇异常痛恨,而接二连三的失利,也让他剿匪之心更胜以往。

    况且韦保峦是韦孝宽的孙子,不仅拥有韦氏子弟的傲气和傲骨,还有守护韦孝宽名声和荣耀的使命;可是他却在剿匪过程中一败再败、丢尽了韦氏的脸面,他又怎么可能不想雪耻?

    所以单凭以上这些,杨集便可以放心的把韦保峦视为合作对象。

    “你很想歼灭这支贼寇吧?”杨集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