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九章 协同 (第3/4页)
说法。 幸运的是国军在这时候发动了“淞沪会战”,硬生生的将日军主力调到了上海,整个改变了日军的进攻方向,为国军将中国沿海工业搬迁至西部争取了时间。 地面部队的进攻就像之前舒尔卡与赫鲁晓夫商量好的一样,是在空地紧密协同的状态下进行的。 此时甚至还是以空军为主。 原因就不用说了......空军才是重中之重,尤其苏军还要在白天行军。 如果空军被敌人击溃了,那么苏军有多少坦克那都是等着挨炸的份。 只有空军取了胜利,或者说是局部胜利,苏军的坦克部队才有可能安全前进,才有与敌人的一拼之力。 这也是德军“闪电战”的核心......德军“闪电战”之所以能“闪”得起来,根本原因不是坦克有多厉害,事实上德军的坦克一度十分落后,“闪电战”时很多时候都是依靠“一号”、“二号”坦克。 重点是拥有制空权,然后利用制空权摧毁敌人坦克,而德军的坦克快速突进对付敌人步兵......于是摧枯拉朽战无不胜。 到了后期,美、英军对苏军形成空中优势后,德军的“闪电战”就怎么都“闪”不起来了。 于是,集团军司令部出发前就与空军指挥部取得了联系。 集团军司令部里有一名空军少校,是个叫阿列克谢的年轻人......这是空军派来协助集团军指挥的,以免集团军指挥员完全不懂空战知识瞎指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