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熙河前奏篇 (第2/7页)
国情,以西夏这时的统一与仍处在建国之初的强盛。去攻击分裂成散沙的河湟吐蕃部落,吞并是迟早的事!宋朝哪怕是出于安全,都要迅速采取行动。不然等待的就是超级难看的死法!这就是为什么王安石改革步子那么快的原因… 河湟随时会被攻破,战争迫在眉睫!宋朝当时要钱没钱、要兵没兵…还要再说什么按部就班、理顺关系、搞好吏治后再改革。那就完全是痴人说梦! 为此,在王韶刚刚提交《平戎策》后,宋神宗和王安石就毫无保留支持了他。要职位有职位,把他扶上了西北洮河安抚司的主管,其间所有和他有矛盾的原领导全都撤走! 熙河开边即将开打!王韶要在真正开战前先树立起一形象。宋军是吐蕃人、羌人最好的朋友,虽我们骑着马、举着刀、一路杀人,可我们非常可爱… 以这理念。王韶选中了第一个目标:在青唐势力最大的吐蕃人俞龙珂。他部众有近20万人,另外在他领地里还有数字不详的羌人… 面对这样的异族人,以当时宋朝在当地的势力真空,王韶居然敢做出这样的事:某天。他只带了几名骑兵,像游山玩水一样越过了国境,进入了吐蕃人势力的青唐,直接找到了俞龙珂,和他谈天说地。剖析吐蕃人未来,两人说得很融洽,不知不觉间天就黑了,王韶当晚居然就留在了俞龙珂的营帐里,坦然高卧。直到第二天天亮… 天亮后,一切都解决了。他的口才,尤其是他的胆量让吐蕃人折服,俞龙珂答应举族归宋,从此做大宋的臣子! 纵观这件事,有人或许会说没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