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司马去世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司马去世篇 (第5/6页)

!圣旨赦苏轼无罪,是指有罪但不罚。追回诏书,那是认为苏轼根本就没罪,言官们指责错了!

    这就看出了王大人和其余各人的区别,无论河南的贾、朱还是四川的吕陶,从传统上来说都是宋朝官场的边缘势力。河南自古文风不盛,川人从苏轼开始才走出低谷,怎能和王岩叟相比?他有自己圈子,河北人,那一直以来都是北宋官场的核心力量!

    王大人突然间把矛盾无限制升级。苏轼算什么?考题不重要?他把火烧到了皇宫深处最神秘的地方!

    王岩叟说“愿陛下不以牵制之爱而夺是非之正,天下幸甚”希望皇帝不要因某些能影响你的人的特殊喜好而混淆视听,这样天下才会有福!某些人是谁呢?整个官场都知道,可没人敢说!这是苏轼的最大护身符,只要有这个在,天下虽大,没一人能伤害到他…

    什么是苏轼的护身符?女人!乌台诗案中,弥留之际的曹太皇太后为他求情。神宗去世后,苏轼迅速升官重回京城,无论谁反对都没辙,这是为什么呢?苏轼本人或许是在几年后的一个晚上才偶然知道,可坊间八卦早就传遍了京城…

    1088年4月5日的那天晚上,苏轼在翰林院里值班,这是两制官的工作特点,皇帝命令随时都会从宫里传出来,每天12时辰,必须至少有一位翰林在班上等着。那晚苏轼遭遇很奇特,宫里有人来,却不是传命令,而是召他进宫。他见到了高太皇太后和年幼的哲宗。太皇太后问“大学士进京前的职务是”“汝州团练副使”

    “如今何职”“翰林学士”

    “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升得这样快吗”苏轼迟疑的回答说“是陛下的错爱”

    “不”高太皇太后摇头。苏轼更小心“是太皇太后的赏识”

    “不”高太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