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 发动机之争(下) (第2/9页)
同日而语。简单的说,机械增压方式的好处是在发动机的任何转速都能发挥作用,油门响应快,坏处是要吃点相当多的发动机功率,系统的重量也比较大。也就是说机械增压方式将抵消掉相当一部分功率,这对于本来每提高一点儿功率就很艰难的活塞发动机而言,代价确实比较大。 而涡轮增压系统则不一样,这种增压方式并不直接从发动机中引出功率,而是在发动机的排气回路中安装一个废气涡轮,用废气回收的功率带动压缩机完成增压。这种方式对发动机的功率影响小(因为发动机排气背压增高,发动机出力会有所下降,但是相对于机械增压要小得多)。不光是消耗的发动机功率小,更重要的是涡轮增压系统重量轻,可靠性相当优秀。 当然,涡轮增压也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废气涡轮必须在发动机转速达到了一定的转速时才能开始正常工作,在发动机转速较低的时候,增压涡轮其实是在“休息”的,也就是说涡轮增压不像机械增压是线性工作的,其油门响应比较慢。 不过这点儿小缺点是瑕不掩瑜,对于战斗机和截击机来说,等爬上高空的时候,涡轮增压系统绝对可以正常工作了,这根本就不是啥问题。 不过涡轮增压方式比较适合液冷发动机(液冷发动机使用机械增压也没有任何问题),风冷发动机几乎可以说跟涡轮增压无缘。作为一个穿越者,尤其是一个准备大力发展远程航空兵,准备发展一只战略空军的李晓峰而言,为高空远程轰炸机护航的只能是装备液冷涡轮增压的v型发动机,而不是空冷的星型发动机。 而且说句心里话,二战中苏联根本就没把液冷发动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