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7 发动机之争(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 发动机之争(下) (第8/9页)

多么宝贵,早一年引进12y系列跟晚一年相比意义就完全不一样。对他而言,引进12y系列是必须的,但是鉴于当前复杂的形势,直接引进恐怕很难办,有没有什么办法绕过图哈切夫斯基设置的障碍呢?

    “我们现在有资金去建立一条新的活塞发动机生产线吗?”李晓峰突然问道。

    雅科夫立刻就明白了某人的意思,以苏联政府的名义马上引进12y系列是不太可能了,唯一可行的恐怕是以北方工业的名义引进技术进行生产。

    雅科夫立刻回答道:“资金没有任何问题!”

    李晓峰缓缓地点点头,不过却并没有马上同意这么干,因为在他的规划中,北方工业没有必要在航空汽油机上进行投入,因为这一行很快就会被淘汰,进入四十年代中后期,未来就属于喷气式发动机,在航空汽油机上进行投资太浪费了。

    在李晓峰之前的规划中,北方工业在二战中发动机领域重点是放在柴油机上,争取不管是低速还是高速柴油机都要有突破,必须占据世界一流的地位,所以他投资了b2-34。

    而现在,因为图哈切夫斯基的干扰,就上马一条航空汽油机生产线,这划算吗?

    实际上让李晓峰为难的不光是生产问题,主要是法国人的条件,要买12ycrs必须先采购500台12ybrs,这些12ybrs发动机给谁用呢?伊16用的是m-25,不可能采购12ybrs,而且以图哈切夫斯基这货捣乱的决心,也绝不会允许12ybrs进入红军服役。那买来的12ybrs不就成了废铁?

    李晓峰虽然有钱,但还不至于这么败家的,不给12y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