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6 大战在即 (第4/8页)
火。在他看来这是毕苏斯基这个混蛋给上头灌了迷魂药,让那一套非常危险的速胜言论占据了上风! 不得不说,福煦太高看毕苏斯基了,那货对协约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真正导致协约国集团作出加快节奏决定的,不是毕苏斯基,而是各国内部越来越不安分的无产阶 级。 随着俄国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向全世界无产阶 级证明了一点——无产阶 级武装夺取政权这条路子是可以走得通的!在俄国胜利的激励下,向往更加美好生活的各国无产阶 级开始向榜样靠拢,集 会、游 行、罢 工此起彼伏。连生活还算不错原本很安分的美国工人都开始走向街头,更不用说英法两国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无产阶 级了。 从1918年开始,工 人运动空前高涨,哪怕德奥投降也无法改变这一趋势。也就是说,帝国主 义集团内部确实像托洛茨基所言,很不安定,刚刚打赢了世界大战的他们还来不及品尝胜利的喜悦,就面临一场更加猛烈的内部动乱。在这一刻,帝国主 义集团确实拿不出全力去对付新生的布尔什维克俄国。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 义集团内部对干涉俄国定下的目标肯定是不太高的,能铲除布尔什维克那当然是最好,当然做不到(可能性很大)的话,那就严重削弱布尔什维克的攻击性,将他们圈禁在极北苦寒之地就好了。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协约国集团确实想通过一场快速和决定性的战役解决问题,他们实在不能再维持一战那种消耗状态了。自然而然的,越快解决问题也就越好。而之前之所以不给福煦施加压力,原因是他们还没有达成一致而已。 福煦的压力山大,哪怕他再不情愿,也不能违抗集团内部的一致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