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44 红海军的未来(上) (第8/8页)
,拥有速度优势的主力舰还是有用的,而且从后来二战中的主力舰的表现看,高速战舰才能跟上航母编队,才有意义。 很显然,包括巴伐利亚级在内的老式德制战列舰虽然看上去不错,但速度实在太慢了,根本无法跟上航母编队活动。看看日本海军的战列舰,表现最活跃的不是用举国之力营建的两艘大和,也不是条约时代的七巨头中的长门、陆奥,而是四艘略显老态的金刚级,原因是什么?只有他们有速度而已。 所以李晓峰决定留下四艘德制战巡,将他们加以现代化的改造,用燃油锅炉全面替换掉上面的燃煤锅炉,速度达到30节左右问题并不大。而且必须看到,德制战巡的底板还是很不错的,大部分都有300毫米的水线装甲,比金刚级203毫米的底板强多了,至少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时候不用动水线装甲,加强炮塔和水平装甲就行了。 李晓峰大概的咨询了一下,四艘德制战巡里塞德里茨号和毛奇号比较麻烦,改造的时候可能要有大动作——拆除舰体中部的两座炮塔,将其让位给锅炉舱,如果不想削弱太多的主炮火力,那就要拆除舰桥并后移,然后在原本舰桥位置新增一座主炮塔。这样一来,两舰可以增加锅炉数量,其增加的功率完全可以抵消增加水平装甲以及防雷突出部的重量。 至于兴登堡和德弗林格尔就不必这么麻烦了,改进的时间可以放在三十年代,到时候全面替换上面的老旧锅炉,代之以新式锅炉和蒸汽轮机的动力,完全足以抵消增强装甲以及大量高炮的重量。 而这样四艘快速战舰无疑比老旧的慢速战列舰价值更高,不过如果保留四艘战巡,那么就要淘汰四艘战列舰,那么是淘汰四艘国王级还是淘汰两艘玛利亚皇后和那艘还没建成的波尔塔瓦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