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44 红海军的未来(上) (第7/8页)
第一条运河就是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运河,这条运河修通之后,黑海和里海就打通了,黑海舰队完全可以支援封闭的里海,确保俄国在里海周边的渔业和石油利益。 第二条运河就更加重要了,那就是沟通北冰洋和波罗的海的北海—波罗的海运河。这条运河历史上也修建过,不过船闸和规模太小,只能用于将北方的林业资源运到彼得格勒。 在李晓峰的规划中,这条运河的规模应该更大,必须要满足波罗的海舰队调往北冰洋的需求。如此一来,北冰洋和波罗的海将打成一片,两大舰队完全可以合为一体。这其中的战略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当然,要修好这条运河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历史上苏联就是用内战中的几十万****份子修建的这条运河(修完之后,****份子也被解决得差不多了)。 李晓峰当然不会这么浪费人力,而且光靠人力也没办法修建他想要的那种规模的运河。幸亏之前搞到了不少黄金,否则这条运河还真修不成。 而且,这还只是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回到最开始的话题,舰队尤其是主力舰方面,俄国在未来二十年需要一支什么规模的海军才是重点问题。 现有的舰队肯定要裁撤,在这场海战爆发之前,除了黑海舰队的那三艘无畏舰之外,李晓峰暂时想要保存的也只有两艘巴伐利亚和四艘国王级,十来艘的规模应该是足够了。 但是这场海战让李晓峰改变了部分想法,纵观这场海战,表现最突出的是空军,除开空军之外最突出的其实是那四艘德制战巡。跟后面没有速度的主力舰队相比,四艘战巡简直就是救火队员,没有他们优良的表现,巴西列夫的舰队表现得可能更差。 从这四艘德制战巡的表现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