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 发动机之争(上) (第2/9页)
,阿尔克斯尼斯之类的杰出空军将领为了维护本军种正当的权益自然要竭力抗争了。 而且从后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发展一只进攻性的战略空军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图哈切夫斯基的搞法太狭隘了。 这才是李晓峰坚决反对图哈切夫斯基主张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说李晓峰是在坚持正确的原则,是对事不对人。而图哈切夫斯基在遭受挫折之后,没有思考自己遭受挫折的本质原因,而是很狭隘的迁怒某仙人,不得不说这让人很遗憾。 那图哈切夫斯基准备怎么报复李晓峰呢?很简单,那就是李晓峰支持的他就反对,李晓峰反对的他就要大力支持,也就是俗称的抬杠。 两人的交锋很快就开始了,而且正是围绕打造远程航空兵展开的。当时tb-3刚刚服役不久,作为一款首先应用全金属半硬壳式先进结构的轰炸机,刚刚出现时tb-3还是很耀眼的。 不过撇去那些耀眼的浮华之后,tb-3的骨子里其实还是nongnong的“土鳖风”,tb-3用了先进的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不假,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这货依然是一架“木头”飞机,本质上说这依然是一架金木混合结构的飞机! 从结构和材料特点上说,tb-3确实很土,很苏联范。大量使用“木头”飞机真心是红军空军在二战中的最大特点,不过这种特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说红军喜欢这种“土鳖风”,而真心是战场上巨大的损耗让红军不得不土鳖。 实际上红军应用轻合金材料很早,从tb-3就能看出来,而且对于任何飞机来说,结构重量和推力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推重比自然是越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