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1 无题 (第4/8页)
但胜利的优势确实非常小,支持托洛茨基和列宁的势力跟他们的力量对比是相当小的,甚至可以说就是五五开。 要知道,这还是他们在之前就占有优势的部门发动突然袭击采取的胜利,连在这些地方都几乎谈不上什么优势,在占劣势的政 治局,那怎么弄? 而就如李晓峰刚才所言,之所以他们的优势不突出,关键的原因就是列宁在支持托洛茨基,因为列宁的支持,导致列宁派内部的力量被分散了。那么这些暂时支持列宁的人,真心是拥护列宁的主张,是喜欢托洛茨基吗? 可能有一小部分是这样的,但是绝大部分继续跟着列宁走的人,恐怕更多的是出于惯性,源于他们对列宁的盲目信任,源于列宁之前通过不断成功积累起来的威望。 也就是说,他们暂时是在盲从列宁,他们并不是托派的人。一旦列宁不在了,他们很有可能会立刻重新加入到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这边。 这种时候,对这些中间派需要的不是批评和打压,那只会将他们真的赶到托洛茨基那边去。正确的做法是说服拉拢,是让他们认可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政治联盟。 如果要这么做,最重要的就是释放善意,是让他们知道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的联盟才代表了列宁派的未来。那么任命伏龙芝当军 委主 席就很有意义了。 试想一下,连伏龙芝这种对列宁惟命是从的人,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都能够用,而且还是果断地重用,这说明了什么?不光说明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的政治开明,说明他们之前反对列宁同志不是出于维护小集团利益,而是真的为列宁派着想。 同列宁“自私自利”支持托洛茨基这个外人相比,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大公无私”的维护列宁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