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41 无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1 无题 (第5/8页)

利益,谁好谁坏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更何况,如果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对伏龙芝这种铁杆反 对派都能不计前嫌,那些一时糊涂搞不清方向的人自然是更加不用担心秋后算账了。

    当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搞清楚了李晓峰的真实意图之后,也不得不承认某人确实更加高明,让伏龙芝当军 委主 席确实更加有利。

    实际上当列宁获知伏龙芝被提名担任军 委主 席时都有些惊叹,因为按照他的认知,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还没有这么高明的政治手段。那两个人更擅长直来直去的手段,而不是这种拐弯抹角的手段。尤其是当他得知这个建议是李晓峰提出来的时,更是大吃一惊,他第一次开始意识到,他看轻了某人的政治智慧。

    那么李晓峰就真的比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更高明吗?不见得,也不可能。之所以他能想到这种拐弯抹角的办法,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位是从天朝穿越过去的,东方的政治思维弯弯绕绕的更多,能想到拐弯抹角的法子自然就不足奇怪了。

    那么李晓峰想出来的办法好用吗?应该说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确实让一部分原列宁派中的骑墙派开始向斯 大林—斯维尔德洛夫联盟靠拢。哪怕是列宁不断地做说服和解释工作都没有意义。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34年年底,在不断地交锋中,斯 大林—斯维尔德洛夫集团和托洛茨基联盟的势力版图基本趋于稳定了。总体上看,在军 委双斯联盟势力更大,而在人民委员会托洛茨基联盟更有优势,至于在党委尤其是政 治局,双方到显得势均力敌。

    当然,双方也不是没有试图打破平衡,可是试探性的互相攻击了几次之后,双方都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列宁的支持下,托洛茨基不太可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