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5章,不同的科举制度 (第3/4页)
过门阀士族,豪强士绅,他不会做这样自毁根基的事情。 所以这次科举的内容也非常简单,先写一篇五百字的小作文,表明自己已经能读会写,算是一个文化人。 第2场考试就是100道数学题,从易到难,答对得一分,答错不得分,这样由分数的高低来决定录取的名额! 这才是徐伟给自己部下开辟的赛道,因为从藤甲军时期,徐伟就非常重视数学教育,大乾的部众可能不懂论语易经,这些诸子百家的经典,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简单的一元二元方程都基本上学习过,可以说在数学方面,徐伟的部众更占据优势。 大汉的门阀士族都是诗书传家,不管是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他们都占据优势。 但偏偏数学却是他们最不擅长的就是数学,观看华夏5000年的历史,有几本数学着作,就可以看出华夏的文人是如何不重视数学这样基础科学。 前汉要好一点,毕竟还要出将入相,都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绩,而数学就是升官最好的工具,成为将领,需要计算你手中的士兵,需要的粮草武器等等,这些都需要数学来计算。 还是主政一方,处理政务都少不了数学的帮助,要统计领口丈量土地,新建水渠的水利工程,收税赋等等都要用到数学,所以在前汉官员或多或少都会学点数学。 但到来现在的大汉却不一样了,现在大家升官都不讲究政绩了,最起码政绩已经不成为主要的因素,而是拼家世,拼声望这些虚的东西。 声望高的人可以一步登天成为两千石的郡守,甚至三公九卿都可以,当年董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