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_167 兼职帝王师(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7 兼职帝王师(二合一) (第8/11页)

贵为英国公张辅,也就跟李时勉执平礼。

    这就是为什么无数文人向往“帝王师”名号,能得到皇帝的恭敬甚至行礼,荣耀放在封建时代可谓无以复加,说是光宗耀祖都不为过。

    “臣愧不敢当,谨遵圣谕!”

    李时勉听到后谦让了一句,然后站在礼堂中央师席,开始为皇帝与众官员讲学。

    身为国子监祭酒,李时勉的学识自不用多说。他今日的讲学内容,选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中的一段话。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句话是儒家学说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在四书五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先师大儒们都会对这句话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导致越到后世,越无人敢讲。

    毕竟你一旦拿这句话开讲,势必会与先师大儒们比较。讲的观念类似,就彰显不出个人特色跟实力。如果讲的观点不一样,那更是玩大了,妥妥异端学说。

    非儒学宗师级别人物,是不敢碰这十六个字的。

    所以当李时勉讲学题目一出来,现场出现了一片压抑的欢呼声音,不愧为大司氏,敢开文人之先河!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人心变幻莫测,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心体察,专心守住,才能坚持一条不偏不倚的正确路线。

    李时勉的讲学方向,就是辨析何为人心,何为道心,又如何能做到避免“趋利避害”,始终保持自己的本心,一步步的坚持下去?

    答案就在“精”跟“中”这两个字上面。

    只有做到足够的专精,才能不断的排除错误路线跟答案,秉持着持中理念,不偏不倚,公正、公平的治理天下。

    以往大儒们解读这段话,都是把“中”给理解为中庸之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