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7 兼职帝王师(二合一) (第9/11页)
,而李时勉却着重与“精”字上面,可谓另辟蹊径,让很多学子们茅塞顿开。 当他讲学完毕后,整个礼堂之辈掌声、欢呼声雷动,就连皇帝在场都无法阻止学子们的激动兴奋心情。 “大司氏不愧是当朝宗师,确实学识渊博!” 哪怕朱祁镇这种对讲学持有反感心态的人,听完李时勉的这番见解后,都开口称赞了一句。 旁边的沈忆宸心情就很复杂了,一方面是为李时勉的学问感到佩服。 另外一方面,恰恰是因为李时勉学问太强了,导致他开头打个样,差不多捅到天花板位置。 这种档次的讲学,就算让沈忆宸有备而来,都很难达到李时勉的水平,更何况他今日毫无准备。等下上台恐怕就不是相形见绌那么简单了,别讲垮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李时勉讲完之后,上师席讲学的是国子监司业何瑞,他今日讲学方向不是四书五经,而是明“崇仁学派”的理学! 这点也是国子监讲学与经筵日讲的不同,经筵日讲一般着重于四书五经跟史书,培养皇帝的治国能力,讲官很少会具体到学派的观念。 国子监就更像是纯粹的讲学辩经,能提出讲官自己所属学派的观点,从而宣传理念。 崇仁学派是正统朝大儒吴与弼开创的,以程朱理学为基础,宣扬自己探索内心的道统。 在他看来人被外物所干扰时,只需在心上做工夫,便可使心泰然。通过不断学习仁义礼智,来抵抗外物引起的私念,使心性纯然,这样才能接近于圣人的境界。 简单点来说,就是通过自身的修炼,而让自己的心达到完满自足。 这种理念,其实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并不完全吻合。有了一些宋代陆九渊“心学”的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