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_第二百一十五章 拦路鸣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拦路鸣冤 (第8/10页)

息息相关,一旦土地制度崩溃,大唐的动乱在所难免,安史之乱就是这样爆发。

    李庆安沉思良久,其实他已经猜到吴清为何那样极力阻挠自己了,因为问题最严重是宋州,自己迟早要去宋州,只要自己无暇过问汴州之事,他便达到了目的。

    虽然不知道汴州吴清隐藏了什么问题,但李庆安却知道做事情要讲轻重缓急,当务之急不是查案,是要抚平民众和官府的对抗,一是漕工们的聚众请愿,他已经解决了,其次就是宋州民众占山造反一事,只有把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解决了,他才能掉过头,从容处理官员们的劣迹。

    不过有人拦路鸣冤告状,李庆安倒想先去了解一下土地兼并严重到什么程度。

    想到这,他一摆手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看一看。”

    数十名亲卫跟随着李庆安向不远处的王五庄而去,王五庄是一座拥有一百余户农户的大村庄,临近汴河,交通发达,土地肥沃,在距离村庄五里之外,还有一座占地五千亩的庄园,原本是太平公主的庄园,太平公主被杀后,这座庄园被李隆基赏给了长兄李成器,现在是李成器的女儿襄邑县主所有,襄邑县主的丈夫便是刚刚升为礼部尚书的崔翘,而宋州太守正是崔翘之弟崔廉,这里面的关系就值得玩味了。

    村民申述的土地位于村子西面,约一千五百亩左右,属于一百多户人家的永业田,和其他地方一样,土地上空空荡荡,麦苗枯萎了,没有补种其他农作物,在许多田地中,都插上了刺眼的红色标杆,那是已经被买走的土地,约一千余亩,延绵数里。

    “他们买走土地也不种,就荒在那里,我们明年吃什么?”一名老农伤心地对李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