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我的老婆我自己捧_247.互补一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7.互补一下 (第5/10页)



    因为可以配音。

    但是陆晨还是喜欢现场收音,之前《八佰》的时候,刘天王都被陆晨逼着学了好几天的客家话。

    这让当时在场的人都感觉很是不可思议。

    台词是一个信息量的表达,一句念白的重音都找不到。

    很容易就影响到整场戏的氛围。

    很多台词比较厉害的大佬,

    去李学健,王至文等这些大佬,有时候光是说话就能够把观众带入到剧情当中。

    让观众可以通过台词就能进入到他们的世界。

    感受到他们的情绪。

    陈放显然是没这个水平的。

    咬文嚼字倒是很清楚,但是重点找不到。

    没那个抑扬顿挫的感觉,给人的感觉很是平淡,如同白开水一般。

    而刚刚陆晨所谓的写写画画,便是把台词中需要重音的地方给他标出来。

    让陈放很容易就找到角色该有的语气。

    “陆导,你怎么之前没给我说啊?”

    拿到陆晨圈圈画画的台词本,陈放有些后悔的说道:“早知道我应该提前学习的。”

    “提前练习?”陆晨忍不住的摇摇头。

    台词可不比演技简单。

    科班演员和非科班演员的区别可是很大的。

    科班演员:系统理论学习,专业的台词与形体训练,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

    非科班演员:普遍存在普通话不标准,台词破音,形体松散,表演生硬。

    在演技方面。

    科班演员:可塑性高,不会有明显的演技短板,不容易出戏,戏路多。

    非科班演员:可塑性不高,戏路相对单一,演技功底的不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