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卷阅读44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3 (第3/4页)

倒看他在中枢待着比到处跑强,他若能写出新农经来,着各州县推行起来又有何难?”

    刘阁老竟也有这么爱护的后辈,这后辈竟还不是那种爱巴结上司的小人,这真是朝廷轶闻了。

    徐溥忍不住多看了首辅一眼。

    丘濬笑眯眯地调停道:“崔和衷还在乡间守制,且叫他讲两年农经,以观成效。等他三年孝满回来,太子怕不都能加冠出阁了,圣上自有用他的地方。”

    他说着说着,忽然叹了一声:“看这些年轻人已经能为国为民做事,我这老头子在朝里待得倒有些不自在了。罢了,等cao持完了这一年,我也该上本乞致仕了。”

    他眼看都七十五了,比起□□【太祖】所定的致仕年纪大了近十年,也在大学士任上干了这么久,为天子、朝廷尽了自己的力,这般年纪还不求退,难道还想当一辈子的阁老么?

    他生出退意,叫徐溥也有些在意:“我也只比琼山兄小八岁,眼看着亦该是古稀之年了,又要在阁老位上耽搁多久呢?朝中历历有人,琼山兄先退,我这把老骨头过不几年也要退隐归乡了。”

    与徐溥还差不多年纪的刘首辅不为所动,稳坐钓鱼台。

    不过丘濬归乡后,四位阁老的位子就要空出一个来。虽说三位阁老主政也是内阁的正常配置,可如今刘首辅沉迷养生,也不弹劾人了、也不问事了,两位阁老支应上下就有些吃力。如今又不是成化年间朝廷上下喑然无声,纸糊三阁老就能应付过去的时候,弘治天子是难得的勤谨之君,得提拔个年轻人入阁。

    徐刘两位从翰林学士干上来的阁老,同时提出了一个名字:

    李东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