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5 发动机之争(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 发动机之争(上) (第7/9页)

水冷发动机做技术储备。

    具体的来说,李晓峰根据波利卡波夫的建议,看上了法国的伊斯帕诺.苏莎12y液冷发动机,因为波利卡波夫真心是相当欣赏这一款水冷发动机。而对于老波的建议,李晓峰还是相当重视的。

    不过这个提议在军 委一经提出来,就遭到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坚决反对:“引进法国的12ybrs发动机有什么意义?这款发动机的功率才760马力,跟m-25比起来毫无优势,既然一点儿优势都没有,为什么要引进这么一款无用的发动机?这就是浪费宝贵的外汇!”

    图哈切夫斯基说得对吗,仅仅从功率的角度说,12ybrs发动机确实显得很鸡肋,760马力的发动机竟然“重达”470千克。不管是功率还是重量都显得过大了。客观上说,确实对红军没啥现实意义。

    但问题是,李晓峰和波利卡波夫看中的并不是12ybrs发动机的现实意义,而是技术意义。水冷发动机在高空高速领域天然的就比空冷发动机有优势,而且12ybrs发动机的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引进12ybrs发动机不过是敲门砖而已!

    实际上李晓峰真正想要的是12ycrs发动机,这一款是12ybrs发动机的改进型,功率增大到了960马力,可是小气、精明的法国人不愿意直接出售12ycrs发动机,而是要求打包出售,得苏联先买一部分12ybrs发动机成品之后再才能出售12ycrs发动机和土地神—罗纳14的技术。

    实际上法国人做军火生意一直是这么小家子气,三十年代,苏联原本是准备从法国引进全套驱逐舰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