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 风云涌动 (第4/8页)
睹,天朝遇到的问题其实跟老大哥差不多。打击了农民积极性,吃大锅饭搞绝对的平均主义,又没有给农民留一点儿伸缩的余地,自然的不管是集体化还是公社化都搞不成。 不过不同的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一开始就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大部分农民都反对参加集体农庄,为此甚至直接破坏农具、屠杀牲畜和销毁存粮做对抗。而天朝最开始搞合作组和初级合作社其实还是成功的。 为什么苏联搞集体化阻力这么大呢?那还得从内战说起,内战中不是搞了战时共 产主义吗?不是搞了余粮征集制度吗?其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是空前的,后来实在搞不下去了,列宁才用新经济政策救场,放松了勒紧在农民脖子上的绳子。 后来评价新经济政策时,大部分书籍都直说这个政策多么多么好,解决了多少问题。但是为什么这个政策最后取缔了?如果这个政策真的那么好,干嘛不一直用下去呢? 大部分人都说这是斯 大林违背了列宁的主张,背离了列宁的路线,为了追求高速工业化而干了坏事。这个答案准确吗?废除新经济政策确实有快速工业化的原因在内,也确实是主要原因,但间接的原因是新经济政策当时其实搞不下去了。 为什么会搞不下去呢?原因很简单,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就是允许商品自由的流通和交易,说白了就是低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本身来进行调控的,国家的主导性降低。 而苏联农业当时是个什么状况?农民们被之前的余粮征集制度和饥荒吓得够呛,生产出的粮食大部分都储藏起来,也就是说大部分粮食并没有变成商品在市场上流通。 市场上没有粮食,不管是工人还是小手工业者的劳动就换不来吃饱肚子。哪怕是苏联以国家意志三令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